首页 / 快讯 / 中式面点高级技师甘卫光独家解码: 黄记玥亮成功崛起的奥秘

中式面点高级技师甘卫光独家解码: 黄记玥亮成功崛起的奥秘

当许多地方老品牌纷纷殒落之时,拥有86年历史的“广西老字号”黄记玥亮近年却风生水起,成长为享誉八桂的大月饼领军品牌!那么,黄记玥亮成功崛起的秘诀是什么?

作为黄记玥亮的品牌挚友,中式面点高级技师、国家中式面点高级考评员、广东省饮食服务职业培训学校副校长甘卫光与黄记玥亮有着长达32年的不了情缘,见证、亲历并推动了黄记玥亮这个老字号的发展。日前,甘卫光接受采访,首度发声,独家解秘黄记

玥亮华丽蜕变的发展历程。

承袭秘方

公馆老街创业

甘卫光与黄记玥亮的不解情缘要从1984年说起。当时,甘卫光还是一名20出头的行业新锐,就职于广州粤新大酒店,专司面点制作,技艺精进。机缘巧合,通过朋友的介绍,甘卫光结识了“又成”家族的第三代传人黄庆辉(现广西合浦黄记玥亮饼业有限公司董事长)。“又成”家族为合浦当地发韧于1930年代的制饼大户,曾以“华南兴”月饼响誉一方。彼时,改革开放的春风开始吹拂神州大地,头脑灵活的黄庆辉为了帮助家里缓解经济困难,开办起“乐乐茶馆”,欲继承祖业。

同年7月,甘卫光受邀首次来到合浦公馆镇,亲授中式制饼工艺,并与黄庆辉及其三伯父一道,将黄家祖传大月饼秘方融入现代制饼工艺之中;功夫不负有心人,经过不断地实践和改良,最终在公馆老街的黄氏祖屋里,研制出了口感风味独特的“黄记广式五仁叉烧大月饼”,并于当年中秋节,在黄庆辉开设的“乐乐茶馆”上市销售,一时成为小镇的热卖品。

“记得当时天气很闷热,老屋里又没风扇,几个人常常大汗淋漓,但大家的干劲很足,不断调制、改良馅料配方,一直工作到深夜。”对于“黄记”当年在公馆老街创业的那段艰辛日子,甘卫光仍记忆犹新,“可以这样讲,黄记五仁叉烧大月饼缘自黄家世代传承的秘方,同时又借鉴了广式月饼的一些优点,二者完美融合,才形成了独特的口感。”

开办饼屋

打响“黄记”名号

到了1990年,乐乐茶馆出品的“黄记大月饼”已小有名气,为了纪念黄家月饼的美味和精神,黄庆辉特地把“乐乐茶馆”更名为“黄记饼屋”,专做西点、蛋糕和中秋月饼,黄记饼屋的旧址就在如今公馆镇电影院旁边。进入90年代后,“黄记饼屋”出品的“黄记月饼”开始进入成长期,黄记广式五仁叉烧大月饼以皮薄松软、色泽金黄、食后口齿留香而远近闻名,从此一炮而红。这一时期,甘卫光虽不在合浦公馆,但仍然密切关注着“黄记”的一举一动。每年的中秋月饼生产季,黄庆辉遇到问题,都会打电话向远在广州的甘卫光请教,而他也会毫不保留地传授心法。在甘卫光看来,“多年的交往,我们已经成了好兄弟。自家的兄弟有困难,是无论如何要帮忙的!”

也就是从这个时期起,因为是出自公馆镇的“黄记饼屋”,“黄记月饼”渐渐被附近的消费者称作“公馆黄记”,后来随着“黄记月饼”相继走出合浦,畅销南宁等地,“公馆黄记”的名号也逐渐在各地打开。

“看到黄记从公馆起步,并声名远扬,作为这个事业的亲历者和参与者,我也感到很自豪!”甘卫光说,与众多其它合浦大月饼相比,“黄记”有很独到的优势,那就是黄庆辉掌握着黄家秘密传承80多年的大月饼秘方,使得黄记五仁叉烧大月饼外观色泽金黄,皮薄松软,口感油润软滑、甘甜不腻、口感清香。

注册“玥亮”商标

迈入发展快车道

2011年,为了做大做强“黄记月饼”,“又成”家族第四代传人——黄庆辉的儿子黄廉伟(现广西合浦黄记玥亮饼业有限公司总经理)带领黄家对“黄记饼屋”进行了升级——成立广西合浦黄记玥亮饼业有限公司,并为“黄记月饼”正式注册了“黄记玥亮”商标。

由此,“黄记月饼”掀开了新的一页,而此前的“公馆黄记”也已成为了黄记发展过程的一段历史。为了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要,黄记玥亮于2013年投资6000万元兴建了新工厂,在2014年7月落成投产,占地9800平方米。工厂建成后,即成为全国先进的大月饼生产基地之一。

而时隔多年后,甘卫光也于2014年再次来到合浦常驻。这一次,他的角色是“广西合浦黄记玥亮饼业有限公司独立董事”,并担当公司的技术总监,掌管工厂的生产和质量控制。为此,黄记玥亮斥巨资,成立了专门的产品研发部门,由甘卫光坐阵,并高薪从广州聘请了资深的月饼制作大师,改良优化配方,推阵出新,以适应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。“这些年,从‘乐乐茶馆’到‘黄记饼屋’,再到‘黄记玥亮’,黄记就是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前进!”甘卫光表示,黄记玥亮有良好的品牌基础,高质量的产品,深厚的底蕴和文化传承,更有优秀的管理团队,企业发展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,“作为黄记玥亮的品牌挚友,我希望能尽到自己的一份子,推动黄记玥亮发展到更高的阶段,争取成为全国月饼行业的龙头!”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

手机访问
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

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

返回顶部